[quote]引用admin的文章:年長婦女漏尿並非老化宿命
漏尿是不少婦女的尷尬經驗,她們不敢大笑、彎腰,甚至連咳嗽也得強忍,就怕尿失禁出糗。統計顯示,國內每四個媽媽有一人尿失禁,但八成諱疾忌醫,獨自忍受漏尿痛苦。
十三日是母親節,台灣婦女健康暨泌尿基金董事長蘇聰賢呼籲,為人子女應重視媽媽健康,漏尿並非老化的宿命,也不是無法可治,輕微尿失禁可透過運動、藥物及物理治療來改善,嚴重的應力性尿失禁可以動手術,將吊帶托住尿道下端,手術時間僅需20分鐘,健保有給付。
73歲黃林女士即是最明顯的例子,生養九個兒女的她,最大兒子48歲,最小女兒30歲,已是含飴弄孫年紀。
黃林女士最大的樂趣就是整理菜園,鋤土種花,身子骨硬朗的她做得很高興。但這一兩年,黃林女士變得不愛農活,也很少喝水,女兒貼心發現媽媽似乎總在忍耐什麼,一再追問,才發現是尿失禁影響媽媽的活動。
黃林女士認為漏尿是老化的正常現象,害羞的她根本不願意去婦產科,但孝順的九個子女集體「發功」,連哄帶騙讓媽媽接受治療。黃林女士動手術當天晚上,就覺得自己好多了,現在她出門、農忙還是喝水,都不用再擔心尿失禁。
蘇聰賢也發現,尿失禁年齡有向下趨勢,不少年輕媽媽生產後也出現尿失禁。
37歲的洪小姐是兩個孩子的媽,她生完孩子就面臨漏尿尷尬,一開始護墊還能解決問題,有次家庭聚會,孩子跌倒,她緊張到尿失禁,淺色褲子立即現出明顯痕跡,害她窘到不敢看其他家人的臉。
46歲的邱小姐是連鎖運動用品店老闆娘,本來最愛跑步,後來因為漏尿,花6、7萬元買3套號稱可改善尿失禁的調整型內衣,但穿了兩年依然沒有改善,令她十分無奈。洪小姐和邱小姐最後都透過手術才脫離尿失禁的困境。
蘇聰賢說明,因為膀胱神經調節系統變差,以致排尿無法經由大腦控制,產生頻尿、急尿的急迫性反失禁,可以透過藥物改善。但應力性尿失禁是骨盆腔鬆馳,造成尿道閉合能力過低所致,通常與生產、更年期、肥胖、高齡等危險因子有關,患者勇於治療,才能夠改善問題。
[/quo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