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簡體
訪客 歡迎您! 會員登入
回主頁 → → 本篇主題:過動兒
新增回覆
[quote]引用linda的文章:過動兒被有系統的研究是近三十年來的事,醫學界一再更換修正其名稱,表示它的世界還有許多未知及待進一步探索的領域。 過動兒的學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Children with Attend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根據統計:美國4∼18歲的孩子中,約3%∼5%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男童發生率遠較女童為高;而台灣也接近這個比例。換句話說,在台灣六百萬個孩子當中,約有二、三十萬個過動兒。 醫界目前認為過動兒是細微腦部功能障礙所引起,但是環境壓力和環境因素會影響過動兒的表現。至於為什麼會有過動症:遺傳傾向、產程缺氧、胎內感染、黃疸過高、頭部損傷等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過動兒的行為特徵 一、幼兒期特徵 (以下症狀在七歲以前發生,至少出現六項以上,並持續六個月以上) (一)注意力不足 1.常常不注意細節,做功課或其他功課時常粗心大意 2.做事或玩耍無法持續專注 3.常常"有聽沒有到"(有聽到但沒有反應) 4.常常無法照著指示去做,且無法完成功課或一樣該做的小事(非不想做或聽不懂指令) 5.做事時沒有組織調理 6.常逃避或討厭需要專心去做的事(如學校功課) 7.常忘記每天該做的事 8.很容易因外界無關刺激而分心 9.常常搞丟東西(如作業本或玩具) (二)過動 1.常常不安的玩弄手和腳,或是在座位上侷促不安 2.在教室經常離座,或是在應該坐著的場合坐不住 3.很難安靜、專注的玩遊戲,或是從事休閒活動(頑皮的小孩對有興趣的事可以專注很久,與過動兒不同。) 4.在不適當的場合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 5.話很多 6.不停的動,停不下來 (三)衝動 1.常在問題未問完搶答 2.在遊戲或全體活動時,很難耐著性子排隊或輪流活動 3.在別人談話或遊戲中常插嘴或打斷別人 二、成長後的行為特徵 (一)知能不平衡和知覺上的問題 有不少過動兒由於知能的不平衡及知覺困難,智商雖不低,但外表看來仍好像無法學習似的。 (二)手眼協調上的障礙 過動兒過半數手眼協調都不好,大肌肉運動上還算勝任,但碰到細微要求較正確的活動時,就會出現不知如何是好的窘狀。 (三)學習上的障礙 注意力渙散,致使學業趕不上,學業成績也因而無法達到應有的水準。 (四)反抗性特別強 過動兒常無法依照父母或老師的指示行為,所以讓人有強悍、頑固、好反抗、情緒激動、容易生氣、講不聽的毛病。 (五)協調性不佳 由於協調性不佳,常受到其他小朋友的討厭和排斥。 (六)反社會行為 多動兒經常不依循團體的規則和行為,他們在控制自己方面有嚴重困難。 (七)對自己的評價較低 過動兒對自己信心不足,又常被批評,所以有自我分劣等的感覺。 (八)其他特徵 對改變的反應遲鈍,個性上也缺乏彈性,常顯得固執不能變通。 過動兒的診斷 過動兒的這三大特徵輕重有別,環境的影響,父母老師處理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每個過動兒在不同年齡,不同環境的行為表現亦有不同。任何懷疑過動兒的兒童,還是應該請有經驗的醫師診斷才是。 一、併發症:過動兒除了上述的三大特徵外,常會合併其他的障礙。 二、行為規範障礙:過動兒在家中常成為父母互相指責爭吵的根源;在學校由於缺乏紀律,學習態度差,又常合併學習障礙,功課不佳,與同學相處困難,故常受老師冷落,同學排擠。即使有心努力,也常難獲讚美。所以常常會有自尊心低落,自暴自棄,進而放棄學習,從事一些偏差叛逆、違紀犯錯的行為,藉以吸引別人注意。雖然過動兒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動度會慢慢降低,但是到了青春期約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有行為規範障礙。若有行為規範障礙通常過動兒的預後較差,成年之後的成就亦較低。而家庭環境是過動兒的行為規範障礙發生與否的主因。 三、學習障礙:大部分過動兒的智商和正常的兒童是相同的。可以有資優也會有智障。但是約有五分之二常見有閱讀障礙及算術學習障礙。由於過動兒注意力差,不專心,加上學習障礙,所以某些功課常會明顯的落後。 四、情緒障礙:過動兒的生活中可以說充滿挫折,生氣自己的不專心,坐不住,功課不如人,與家人,師長、同學的關係不佳。即使有心改善,但是仍會不自主的重犯。所以通常他們的自尊心較低,嚴重的就會有情緒障礙,以憂鬱或焦慮不安為主。 過動兒的治療 過動兒的治療過程,是一個費時費力的耐性考驗。除了定期的門診診治之外,通常需要家庭來執行有效的管教及配合許多治療措施。目前過動兒的治療多採藥物控制,行為管理,心理治療,人際訓練,飲食療法等各方面多管齊下,互相配合。藥物治療目前以 Ritalin 為最被廣泛使用。可使近八成的過動兒活動度降低,注意力提高,衝動控制改善,功課明顯變好。其副作用是會抑制食慾對生長有一點影響。 大部分的過動兒到了青少年期,都不需要藥物治療了。但藥物治療只是幫助過動兒較易與一般兒童一樣學習而已,只吃藥沒有其他治療的配合是沒有效的。行為治療是治療過動兒中最重要的一環,方法道理十分簡單,但是卻是需要家庭、老師、醫師互相配合,方法一致且持續,加上無數的耐心與時間,才能發揮效果。至於飲食療法,在有些學者認為某些食物藥物,會使過動兒病情加重,杜絕這類飲食,過動兒的行為則明顯改善很多。 過動兒的輔導原則 一、盡量少說「不」或「不要」,應明確的告訴他該做什麼、怎麼做。 二、對他說話時聲音盡量放低、放慢、少做手勢、平心靜氣的講。 三、請他做事時,要一件做完,再交代下一件事。 四、除了用語言外,也要配合動作或圖表幫助孩子瞭解其所要做的事。 五、養成規律化的日常生活。 六、選擇活動量不高、不調皮搗蛋的孩子為玩伴。 七、做功課時避免視聽方面的刺激。 八、用行動治療的方法,多予鼓勵。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