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簡體
訪客 歡迎您! 會員登入
回主頁 → → 本篇主題:恐慌症
新增回覆
[quote]引用yoyo的文章:在精神科門診,是相當常見,且特殊的精神疾病。但一般民眾卻很陌生。而且,患者常不知長年受苦的痛,竟是治療效果相當好的恐慌症。因此,謹藉本文,為您介紹「恐慌症」! 一、恐慌症的特徵: 1.是一種特別的心理疾病,發病若不治療,會持續發作及惡化。 2.會不可預期她突然發作,發作前,少有癥兆 3.嚴重發作時間,很少超過半小時。但發作後的疲憊,可持續一整天。 4.常擔心會隨時發作,發作頻率可能好幾個星期一次,也可能一天好幾次。 5.發作地點常在人多、擁擠,又閉塞的環境。有的人則在高速公路或隧道,甚至,在睡夢 中發作而驚醒。 6.常四處求醫,送到醫院急診室或住院,做許多檢查,都找不出病因。 二、恐慌症的症狀: 呼吸困難或窒息 感喉嚨硬塞感、 嘔心或腹部不舒服 全身冒汗 心悸或心跳加速 感覺快死掉或失去控制而瘋掉 身體發麻、刺痛或顫抖 失真感(覺得周遭環境怪怪的或身體不聽使喚) 三、恐慌症的罹患率及病因: 1.恐慌症罹患率,約佔一般人口比例的1.5一3%。其中女性的罹患率,的是男性的三倍。 2.可能在各種年齡層發病? A一般發病平均年齡約在25歲左右,較少超過45歲發病。 3.目前尚不知恐慌症發病的確切病因,但初步研究結果顯示,與家族遺傳,及體質有關,且需可追溯到個案在發病前,有明顯地面對短期,或長期心理、社會壓力。 四、恐慌症病程的七個階段: 1.次恐慌症狀發作期:發作症狀輕微,且發作頻率低,自覺身體有點怪怪的.,但還可以忍受。 2.恐慌症發作期:典型的發作,症狀嚴重,開始找醫師幫忙,或到急診求助,但檢查卻都正常。 3.慮病期:開始擔心心臟病、肺病、胃腸疾病、神經疾病,或擔心腦瘤。遍訪名醫,且到 各大醫院求診,但檢查都正常,醫師回答,不是沒病,就是神經衰弱,冶療效果有限。 4.輕微畏懼症狀:找不到病因,症狀仍持續困擾,開始擔心外出會發作,求助無門,所以不大敢外出。 5.社交畏懼症期:擔心發作時場面難看,有損顏面,所以,開始不太敢見親朋好友,謝絕應酬。 6.催曠症期:嚴重擔心發作,幾乎不出門,或要有人隨時陪伴。有的病患,甚至曾往到醫院附近,這時期,病患即使有人陪伴,也不敢出遠門。通常病患會辭掉工作,整天待在家裡。 7.憂鬱期;因發作,或怕發作,導致生活功能嚴重受損,如失業、孤立及種! 種挫折。最後,造成對人生乏味、無助、無望、嚴重失眠,及厭世。這時期,自殺危險性很高。 五、恐慌症的治療: 恐慌症發病,到接受精神科治療,這段路艱辛、又遙遠。常見病患,遍訪名醫,且病情一拖七、八年。主要原因,在於對恐慌症認識不足,或對於接受精神科的治療有所忌諱。因此 1.不管病情或病程輕重,趕快到精神科求診。因為,恐慌症有特效藥。愈早就醫,治療效果愈好。 2.在精神科就診,除了藥物治療,還有許多輔 助冶療法。如精神疾病衛生教育、放鬆技巧訓練、一般心理治療、家族治療,及團體心理治療,會使疾病的治療及復原更為完全。 六、恐慌症發作時的處理方式: l.記住這事實:雖然症狀強烈,讓你害怕,但絕無生命或身體的危險。 2.瞭解事實:恐慌症發作時,所經驗的症狀,是身體器官因接受錯誤訊息,而出現過度反應。器官本身,並無毛病。 3.坦然面對:不必驚慌求援,留在原處(除非該地有危險)。不要想身體會如何,因為愈想症狀愈嚴重。應該平心靜氣,接受所發生的症狀。因為症狀會過去,且不會持續超過二十分鐘。 4.做些轉移注意力的事.或小動作:如內心慢慢數數字、輕拍膝蓋,或慢慢深呼吸等。 5! .平時,練習呼吸調節,及肌肉放鬆技巧:緊張症狀開始發作,或感到焦慮,引發輕微的身體症狀時,就應趕快開始進行。 許多恐慌疾患的心理學理論已獲得實證資料的支持,顯示心理因素在恐慌疾患之病因、維持扮演重要的角色。事實上,這些心理學理論可以解釋許多生理學發現。資料顯示:(1)心理介入降低恐慌發作;(2)心理治療阻斷”實驗室引發”(laboratory-provoked)的恐慌發作;(3)心理因素調節”實驗室引發”的恐慌發作,顯示任何良好恐慌疾患的理論必須包含生理及心理因素。然許多實證資料嘗試檢驗恐慌疾患的認知行為模式的假設性概念,但在此我們還是首先說明恐慌疾患的心理動力模式。 心理動力模式 :根據弗洛依德早期的構思,當不被接受的原慾想法、衝動、記憶及慾望進入意識層面時,就會產生病態焦慮。心理能量與過去壓抑的事件連結,隨後以偽裝的方式出現(例如,恐慌發作)。後期的構思中,弗洛依德指出焦慮導致壓抑,而不是先前提到的那樣。此構思假定,焦慮對自我(ego)而言是一種危險警報,且自我運用許多心理策略(maneuver),包括壓抑、嘗試降低焦慮及避免危險情境。恐慌發作是神經質症狀,它是過去事件記憶不當壓抑產生。弗洛依德指出,患者害怕恐慌發作產生恐懼行為。 現代精神分析理論認為,與嬰兒時期之慾望與害怕有關的象徵物引發焦慮與恐慌發作。潛意識或意識線索與早期固有的心理及生理威脅有關,像閹割、分離或父母忽略,到了成年期,這些線索成為恐慌發作的引發物。特別是當防衛機制無法控制與嬰兒期的恐懼連結之潛意識幻想,恐慌發作於是產生。 新的心理動力架構結合氣質研究發現及恐慌患者之心理衡鑑,認為恐慌疾患是氣質與環境因素互動的結果。根據這樣的模式,恐慌患者天生帶著某種生理反應傾向,成為早期害怕的前置因素。當此種天生傾向與不良的父母特性交互作用(例如,父母無能處理一個天生害怕的嬰兒),恐慌疾患之心理脆弱性(vulnerability)就此產生。個案在依賴衝突中掙扎,發展出弱的自己內在表徵(representation)與強的他人內在表徵,使用較差的策略,例如,逃避,來因應生活壓力。這些心理的脆弱性又增強內在生理反應敏感性,當面對壓力時,導致較強的心理及生理改變。最後,安全感降低、生理改變令患者覺得好像要失控了、負面情緒增加(例如,焦慮、生氣、罪惡及羞愧感),累積起來而引發恐慌發作。 雖然心理動力架構看起來很吸引人,可是它仍缺乏研究資料證實這些概念。因為這些理論認為潛意識是恐慌疾患的病因,很難直接地去驗證這些假設,且更難去反駁,因為,當恐慌發作時,已假設潛意識病因存在。所以,研究者必須發展出一套檢驗這些概念的方法,而不假定潛意識病因存在,而僅根據恐慌症狀的有無。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