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小心5症狀 女性比男性盛行
【2011/05/09 元氣周報/記者李蕙君/報導】
通常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會有幾項症狀:
1.感到疼痛;
2.關節僵硬;
3.關節活動受限;
4.關節活動時有異常聲響;
5.關節變形及關節發炎腫脹。
隨著年齡增長,女性在此方面疾病盛行率較男性高。
「經常感覺膝蓋疼痛、上下階梯困難,就一定要及早治療。」張英德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最主要的問題是關節疼痛和身體活動功能障礙,病程進展到晚期,關節會磨損愈厲害。
退化性關節炎/偏方多含類固醇 小心傷肝傷腎
【2011/05/09 元氣周報/記者李蕙君/報導】
台東關山慈濟醫院院長潘永謙提醒,有膝關節問題的病患,絕對要循正常管道就醫,尤其是病情拖久、逐日惡化的病患。
因為消炎、止痛藥效果有限,有些病患會轉而相信偏方或購買地下電台藥方,初期果真「一吃見效」,膝不痛了,以為真有效,但長久服用下來,身體反而愈搞愈差,其實這些藥物通常含有類固醇,止痛效果特別好,但會造成病患月亮臉、傷腎、傷肝,甚至加速骨頭壞死。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置換膝關節 維持15年
【2011/05/09 元氣周報/記者李蕙君/報導】
1.保守療法:包括患肢休息、局部濕熱敷、及服用非類固醇性止痛劑。
2.骨切開矯正術:如保守療法法無法緩解症狀,就可考慮。
3.關節置換術:約85%至95%的病人在接受手術後可改善疼痛症狀、增強走路能力,且可維持15年至20年的滿意度;手術後,復健運動應儘早執行,可預防關節攣縮或肌肉萎縮。
坐姿換站姿/呃…退化性關節炎!
【2011/05/09 元氣周報/記者李蕙君/報導】
案例故事1:站起來剎那

陳太太長年在山坡地從事種水果等農務,總是需要爬上爬下,最近她感覺久坐後突然站起,膝蓋會有痛感,早上初下床要站起的那一刻,膝蓋也會特別痠痛,但走路並不會感覺疼痛。 記者陳立凱/攝影
陳太太長年在山坡地從事種水果等農務,總是需要爬上爬下,最近她感覺久坐後突然站起,膝蓋會有痛感,早上初下床要站起的那一刻,膝蓋也會特別痠痛,但走路並不會感覺疼痛。
案例故事2:膝蓋酸又麻
張媽媽近年來常感覺大腿、膝蓋痠麻,原以為是體重過胖引起的下肢負重過重,不以為意。但最近疼痛加遽,關節處微微發熱,當同一姿勢維持過久要換個姿勢時,得慢慢來,否則會疼痛無力或無法站起。即使散步,也常常走不到幾公尺,就會有疼痛及無力感襲來,有時還會軟腳。
退化性關節炎 早期走路反不痛
上述兩例子,其實就是退化性關節炎的病症,第一例的陳太太「走路反而不痛」的病徵,屬退化性關節炎早期症狀,若未注意及治療,很容易就演變像第二例般更為嚴重的症狀,連走長路都有困難。
馬偕醫院台東分院外科主任醫師張英德表示,退化性關節炎顧名思義屬於人體老化的正常現象,「就如同頭髮會變白一樣」,最常見的關節炎包括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和血清陰性關節炎、敗血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 主要侵襲膝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關節腔內軟骨因承受不正常壓力而引起軟骨面磨損、變薄,關節表面不規則,造成疼痛和關節不穩定,主要以侵襲膝關節為主。
張英德指出,雖然老化現象常見,但有些情況會加速關節退化,例如:膝關節曾受傷或感染、股骨或脛骨骨折癒合不良造成膝關節變形、肥胖、從事粗重工作或常做上上下下的動作。